首页 资讯 > > 正文

全球速看:推动本科生参与专业研究探索有深意

来源: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:2023-05-17 09:46:02 分享到:


(资料图片)

据《中国青年报》报道,扬州大学园艺专业4名2019级本科生为了解决课堂学习产生的疑惑,组建科研实验团队,探索巨型南瓜生长极限,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。本科生有意义的专业研究探索受到广泛关注,有深层次的原因。

一是激发学生对未知探究的兴趣。科学研究通常以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和兴趣来驱动,以实验探索和团队交流辩论为依托。取得突出成就的创新型人才往往是凭借执着的好奇心、事业心,以及持续探索成就伟大事业。扬州大学4名本科生正是在“蔬菜栽培学”课上激发了继续深入探究的好奇心和兴趣,进而踏上了富有挑战的科研探索之路。

二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。大学的教与学通过研究相连接,教师与学生共同成为研究的主体。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现代大学的基本特征。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起源于洪堡“教学与科研相结合”的现代大学理念。教学科研相统一的大学理念之下,大学教学活动不能脱离对科学的具体探究过程。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,教学是教师参与和引导下的师生探索活动,也是激发学生对未知葆有好奇心的广阔平台。

三是人才培养与技术转化相衔接。人才培养与技术转化均是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。大学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是大学直接服务社会的体现。推动大学科技成果走向市场,实现科研价值向商业价值的转化,是我国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重要环节之一。大学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推广,不仅可以有效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,还可以促进科研成果及时有效转化,将师生科研成果转化为可利用、可生产、有价值的农业、工业产品。

本科生有意义的专业研究探索关系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,对于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。为了切实增加本科生参与科研探索的覆盖面和有效性,需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。

加强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机制建设。深入改革评价体制与用人机制,切实推动科研反哺教学;强化科研育人功能,推动高校教师及时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,激发学生专业探究兴趣;推行覆盖全体学生的导师制,加强对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指导;加大高校科研实践平台建设力度,推动国家级、省部级、校级科研基地更大范围开放共享,支持本科生早进团队、早进实验室,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提高本科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。

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培养的衔接机制。从人才培养规律来看,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做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,保护好各学段学生的奇思妙想,从而为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集中迸发奠定良好基础。

积极建设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生态。完善国家创新体系,在科研管理、成果转化、评价奖励等方面,进行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及成长的综合改革。结合区域资源优势、地区特点及产业发展需求,打造产学研用联盟,积极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。政府、企业、高校达成广泛共识,努力形成跨领域、大协作的创新人才培养社会生态。

(作者系华东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)

关键词:

x 广告

河北印发出台通用机场布局规划(2021-2030年)

到2030年,全省形成以A类通用机场为主体、B类通用机场为补充,功能完善、覆盖广泛的通用机场体系,全省通用机场达到23个。其中,到2025年全

复原民国旧菜单 一批“消失的名菜”重现羊城

  中新网广州12月5日电 (记者 程景伟)“粤宴中国·消失的名菜”活动4日晚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广场举行,一批业已失传或十分罕见的传统粤

青海再度“双清零”:战“疫”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

  中新网西宁12月5日电 题:青海再度“双清零”:战“疫”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 作者 潘雨洁  全面停诊、四下无人;火线冲

世界海拔最高高铁客运站山丹马场站运营

 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(记者 杨艳敏)记者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,12月5日10时29分随着嘉峪关南至西安北D2696次动车组列车

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?

  中新网洛阳12月5日电 题: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?  记者 肖开霖 李贵刚  千年古都洛阳日前公布《洛阳市建设青年

甘肃万余河长公示牌拥有“电子身份证” 局地启“千里眼”治水

 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(记者 冯志军)记者5日从甘肃省水利厅获悉,今年以来,甘肃全面推动河长公示牌信息化建设,为全省河流换发“电子

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“手递手”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

  (抗击新冠肺炎)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“手递手”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 中新网呼伦贝尔12月5日电 (记者 张玮)5日,内蒙古自治区呼

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:让群众过上“有身份的生活”

  中新网杭州12月5日电 题:2021年度法治人物沈云如:让群众过上“有身份的生活”  作者 郭其钰 张先登  行程10余万公里,为辖区3
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3 华夏海洋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37   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