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眼千年,宋朝的烟火人间在这里重现|真·宋城③
新晋5A的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,有两处“国字号”景区不可不游,一是有着“江南长城”之称的台州府城墙,二是贯穿古城南北的紫阳古街。
(资料图片)
全长约1080米的紫阳街,是台州府历史上最繁华的商业街区,也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条历史街区。2012年6月8日,紫阳街被国家文化部、国家文物局评为“中国历史文化名街”。
至少从可考证的宋代开始到现在,紫阳街在台州府城的街巷结构网中就一直未变。它延续了北宋的里坊制格局,肌理依旧,坊墙依存,古街上的百姓世代居住于此。
#01/古今交叠,街巷格局千年未变 /
南宋陈耆卿编纂的《嘉定赤城志》里,有一幅台州府城的罗城(大型城郭的外城)地图。拿着这张宋代地图与如今台州府城的航拍图对比,可以发现,两者的街坊巷陌竟高度重合。
紫阳街至今保持着宋代里坊制格局。“里”,本义为里弄、街巷,古代把一个城邑划分为若干区,则通称为“坊”,环以高墙,使得居住区、商业与手工业都划分界限。
随着商品经济不断繁荣,封闭的里坊逐渐开放,进而走向瓦解。宋以后,街巷制取代了里坊制。里坊间的连接被打通,里坊的高墙却在临海被保留了下来。城内完整保存有8座,其中紫阳街5座,自南而北分别为永靖坊、清河坊、迎仙坊、奉仙坊和悟真坊;西门街3座,自东至西分别为广文坊、顺政坊和迎春坊。
宋代道教南宗始祖张伯端的故居就在与紫阳街垂直的樱珠巷里。张伯端,别称紫阳真人,他所著的《悟真篇》是道教南宗思想的核心。南宋时,州城内就有悟真庙、悟真坊。为了纪念张伯端,这条古街后来也被命名为紫阳街。
#02/主客共享, “烟火味”千年未散 /
南宋时,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,临海台州府城成为陪都。彼时的紫阳街商铺林立,宋人在劳作之余,有丰富的娱乐活动,上茶馆喝茶,逛夜市买小吃,在瓦舍里看戏……紫阳街揽秀楼一带为通远坊,意为“通商货于远方”,外商在此相聚贸易,紧邻这条老街的天宁寺,有大雄宝殿和九院,可供外商祈福和住宿。
如今的紫阳街,亦是一条集历史底蕴和生活况味于一身的理想街巷。台州府城主街三纵三横,延伸出50余条小巷,生活着2.8万名居民,“主客共享”是这里最大的特色。漫步紫阳街、西门街,以及周边小巷,除了沿街五花八门的商铺,还能见到居民们串门闲聊,围观下棋的情景。
上百种特色小吃在这里集聚,海苔饼香气四溢,乌饭麻糍糯叽叽,还有白塔桥饭店、荣家小吃、紫阳麦虾……每家店都是临海老味道。永利木杆秤、张秀娟剪纸……许多古老的手工艺也在这里焕发新生。
近两年,临海以“古城下生活”为主题,在台州府城新增各类文旅业态企业200多家。目前,在紫阳街区入驻的业态中,文化类产业占比54.2%。市民和游客每走几步,就能遇上一个文化活动场景,“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”正在不断丰富。
#03/场景再造,梦回宋朝繁华境 /
宋代的临海安定繁荣,文教兴盛,市井欢欣,令人神往。去年底开始,临海通过场景再造的方式,融合宋韵文化的主题场景和特色的文艺表演,打造宋韵市集,再现宋朝的繁华盛景。
暮色四合,走进紫阳街南端的历史文化街区,如同经历一场千年穿越:古色古香的宽大油纸伞下,酒坊、茶肆、小吃铺、首饰铺、灯笼铺等仿宋特色铺面一字排开。蹴鞠、投壶、套圈、斗蛐蛐等宋代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也被一一展现。
前来“赶集”的市民们,品美食、玩游戏,沉浸式体验了一把宋代临海的市井繁荣。今年“五一”假期之后,宋韵市集于每天下午4点到晚上10点常态化开市。
主秀沉浸式演艺《万商来临》开启“府城宋风奇妙夜”的繁华夜景,吸引了大量驻足欣赏的游人。诗兴大发的才子正吟诗作赋,欲与卖货郎的叫卖声一较高低……此外,还有微场景演艺《府城宋风奇妙夜》、宋“潮”脱口秀、端午香粽市等活动在街头巷尾与游客邂逅。
千年宋韵在这里流动起来,传承下去,表现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。
参考资料
《浙江文史记忆·临海卷》
《风物中国志·临海》
浙江日报、台州日报、今日临海
来源临海发布
关键词: